如懿传认真宫斗意义何在

  • A+
所属分类:影视新闻
  娱乐新闻网报道,在如懿传中宫斗服饰宫斗御花园都是定制准备的,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穿越宫斗意义何在。
如懿传认真宫斗意义何在

宫斗,意义何在

近段时间上线的古装剧很火,火到了扎堆的程度。前有《武动乾坤》和《延禧攻略》,后有《如懿传》与《天盛长歌》,足以让追剧者目不暇接、耗光心力。依我之愚见,如若不是因为银幕之外现实世界的热闹也不少,它们或许还能更火一点。

非要将这几部电视剧分门别类,挑出亲疏远近,那自然是《延禧攻略》与《如懿传》看上去更像近亲。相较于另外两部古装剧,聚焦“乾隆年间后宫那点儿事儿”的清廷辫子戏的IP感自不用说,您看那些个演职员表,光是清一色的妖娆妩媚劲儿就摆明了她们是来认真“宫斗”的。

《如懿传》这档令追随者深感“千呼万唤始出来”的清宫大戏在8月20日终于撕下面纱,与势头正劲的《延禧攻略》争一争观众的宠。跟戏里演的一样,冤家必须路窄,网络马上出现《延禧攻略》簇拥者撰写的批判类文章,题目起得还颇有几分姿色——“《如懿传》,我劝你别玩爱情,认真宫斗”。

何为“宫斗”?百度百科的解释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的是单指后宫争斗(即不包括政斗、王府斗等)。负责任地说,市面上能火起来的宫斗剧都是狭义的,譬如“天生脾气暴、不好惹”的魏璎珞担当扛把子的《延禧攻略》。

广义的谁看啊?二月河小说改编的清宫戏里,陈道明饰演的爱新觉罗·玄烨把一干尸位素餐、贪赃枉法的国家干部骂得狗血喷头,听完之后你都怀疑康熙爷是民选的领导人,可今天的观众爱看吗?张黎那部《大明王朝1566》俨然“广义宫斗”集大成者,一部剧拍出了《万历十五年》前夜的即视感,拍出了集权政治的腐朽逻辑,可今天的观众又爱看吗?

正因为“宫斗主义”是一种纯粹的、脱离了高级趣味的“主义”,所以即便不认真宫斗,“罪过”也当真不大,因为事情本来就不够严肃。总不能只要严肃地做一件娱乐的事情,这个娱乐到头来就不再是一桩娱乐,而成为一种严肃,那你让真正严肃的事物往哪儿搁呢?

作为宫斗剧里的典型,《延禧攻略》既是大型宫廷励志塑料姐妹花撕名牌剧,又是不穿越胜似穿越的新时代女性职场剧,它确实像一匹斜刺里杀出的黑马,出人意料地抢光了由周迅、霍建华主演的《甄嬛传》姊妹篇——《如懿传》的风头。

我最先听到的说法,便是靠抄袭上位的编剧于正终于贡献了一部良心好戏,值得观众对他刮目相看。这里先不谈《延禧攻略》为什么能成功地囊括收视与口碑,这个舆论的逻辑首先就是有问题的——你说这部戏才是良心戏,才值得观众对他刮目相看,那他之前拍的都是些什么?如果他之前拍的压根不值得观众的期待,那么市场为什么容他撑到今天?

这种感觉就像是一位主力前锋联赛前20轮碌碌无为,第21场却独中三元,媒体选择性地忽略了碌碌无为,只拿独中三元说事。问题在于,如果你是教练,敢把20场不进球的前锋继续扔到第21场,等待着他突然爆发然后被舆论一阵猛夸吗?在中国足球里你都找不到这么荒诞的剧情。

就算今天的观众对《延禧攻略》已经入迷,入迷到对照着《如懿传》乃至于对照着《还珠格格》来一一检索“今天的谁是当年的谁”,我仍要问一句,《延禧攻略》真的良心吗?魏璎珞横行宫闱的一手“现世报”如神明护体一般屡试不爽,互怼剧情的节奏紧凑与错落有致也是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吃瓜群众心中的加分项,但它的剧情越发展到后来就越“丧尸”、越神经质:反派拉开架势作恶根本不需要理由,只要能制造冲突就算不辱使命;反派不够用了,正派就像打了兴奋剂一样地强行黑化,毫无征兆地与盟友互撕。

这还不算,力挺者还能这么总结呢——“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问题是大家和平相处、适可而止、得饶人处且饶人,就都没利益了吗?非要搞得零和博弈才是历史唯一归宿吗?看看人家刘恒编剧的《少年天子》(2003),里面的反派都这么劝反派:老想着争名逐利,凡事贪最大的,没有一个有好下场!人家不来“你死我活”的那套,一点儿没耽误剧情往下推进。

有道是“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看过李少红执导、郑重编剧的《大明宫词》(2001)之后,我便难以再接受格调气韵低于它的宫廷剧的模板,包括七年前的那部《甄嬛传》。我很庆幸自己的审美在旧时光中被如此惯坏,它使我不至于在这个污秽肆虐的当下“认废为宝”或是“议宝为废”。非要让我对前面列举的这四部剧做个推荐序列,大致是《武动乾坤》居首,《如懿传》其次,《天盛长歌》为三,《延禧攻略》垫底。

把《武动乾坤》放在首位,是因为它的导演是“神剧量产者”张黎,至今都在期待张黎那部早就拍完、早就拿到许可证但是一直没能上线的《孔子春秋》。把《天盛长歌》放在《如懿传》后面,不是因为我不讨厌“辫子戏”,而是因为我对于架空历史的题材更不感冒。把《延禧攻略》排在最后,则是因为市面上流传的那些“瘸子里挑将军”的优点,未能构成对我的说服。

一种评论说《延禧攻略》里的青年演员演技都还不错,感觉不光是靠颜值。好,假设这个观点有道理,我们来想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们看剧到底是来看什么的。是帮助职业的选角导演来考量年轻一代的偶像演技好不好的,还是来看这部剧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的?我觉得答案得是后者。

没演技的那就不是演员,若观众因剧中演员普遍是有演技的,就去肯定这个剧不错,这个标准是不是有些过低了?到头来观众只是衡量了一圈青年演员的演技,却无法从故事本身提炼出真正有价值的内容,那这个过程也真的挺浪费生命的。况且,这些演员的演技和真正的演技派比,是否仍是两件事物?看看安藤樱在《小偷家族》里的那通哭,这些受褒扬的年轻人是否做得出来?是否理解得出来?

我以为,一个不给年轻人机会的社会是没有指望的,一个热衷于夸赞年轻人的社会同样是没有指望的。一个人受到赞誉应该是因为“做得好”,而不应该仅仅是由于年龄取得豁免权与云梯。有位影评人说得在理:“你赞美这些人,就是侮辱那些埋头耕种的人,那些在黑暗中仍能闪光的人,就是在侮辱人最应具有的尊严与动力。”把“演技”二字奉送给那些不会表演并且害怕表演的面孔,正是我们这个社会每天都在做的事。

还有一种褒扬《延禧攻略》的意见在于,它有女权主义的味道,蕴含了女性意识觉醒的苗头。可问题是,《延禧攻略》绕开了无数女性为了取悦一个男性而相互残杀的老梗了吗?显然并没有。当魏璎珞把后宫变成职场,和皇帝情人玩情侣技俩的时候,你跟我说她是抵抗皇权的孤独斗士,未免太过高抬。

所以,我更同意那个观点——于正和咪蒙、新世相等当代情绪贩子一样,端来的不过是一碗用料更鸡贼的毒鸡汤。他知道世人只爱听想听的,只能听懂自己从前就能懂的,故而从不高深,只是用“故作高深”的姿态一面说世人想听的,一面做世人不敢做的。

娱乐新闻网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